李二陛下轻轻吁了口气。
不过,听到上山的官员和百姓有半数死亡,心底却有些沉重。
不管怎么说,这里面很多人都是无辜的,而且确实是担心他的身体状况才上的山。
原本李二陛下就是装病,目的是为了试探到底有谁想要反叛,所以才选择了纵容,这才将这些人牵连进来。
此次谋逆,让这些手无寸铁的官员和百姓成为最悲惨的炮灰。
不过,李二到底是皇帝,而且是历经战火的帝王。
曾经敢在虎牢关前三千对十万,敢在玄武门下杀兄弑弟,他的心志早已磨炼得如磐石一般坚硬。
心情只是稍稍的沉重了一会儿,李二很快便恢复了正常。
为了清除这些内患,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又有什么是不能牺牲的呢?
想到这儿,李二陛下很快释然,问道:“此次的敌我双方伤亡如何?”
尉迟恭来之前显然做过了功课,马上回答道:“左武卫伤亡820人,百骑和万年县公的护卫伤亡130人,南衙禁军伤亡350人……我方将士共计伤亡人数1300余人。”
“而此次参与谋逆的左卫军1500人,突厥叛军1200人,汉王李元昌招集的死士和门客2000余人,受蛊或参与的官员和百姓有500人左右,叛军共计5200人左右,叛军死伤3000人左右,其余人等全部关押,主要的参与人员已经全部带到行宫外面,请陛下定夺。”
听到如此大的伤亡,众朝臣一片哗然。
以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为首的一众大臣来到行宫外。
见到一众叛军和官员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都不由长长松了口气。
只是再看看另一边成堆的尸体,一个个又都打了个寒颤!
这些人脑子坏了不成,怎么会跟着李元昌和侯君集玩这么一出逼宫的戏码?
不过众人也有些庆幸,幸好带头的李元昌和侯君集都当场伏诛。
若是被他们谋逆成功,可能战乱四起、生灵涂炭才是大唐最终的归宿。
看着紧随其后出来的李二陛下,众臣齐齐躬身施礼,口中大呼道:“陛下鸿福齐天,自有上天护佑,我等为陛下庆贺,为大唐庆贺。”
李二陛下面沉似水,沉声说道:“将这些叛军的尸体收拢一下,找一个地方掩埋了吧,至于我方牺牲的将士,必须做好统计,无论死伤,皆要做好抚恤,务必将人心稳固。”
“另外,此次参与叛乱的官员,死去的不再追究,受到蛊惑的考察过后才能任用,朕不想听到什么不利于朝廷的流言蜚语。”
“诺,请陛下放心,微臣会尽快做出方案!”
这种事涉及到军政,自然是房玄龄和李绩的任务,两人赶紧应了下来。
回到行宫内,李二陛下再次问道:“叛乱期间,长安城是否有动乱,东宫太子可有异动?”
涉及到皇家之事,一众大臣尽皆沉默。
虽然侯君集与汉王李元昌打着扶持太子登基的名头犯上作乱,太子又岂能安然无恙?
可问题是,这话只是侯君集与李元昌说的,可人家太子李承乾并没有亲自参与。
强出头反而会两边不讨好,这种事,聪明人都不会多嘴。
在场的人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自然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所以,对于李二陛下的问话,谁也不敢回答。
谁也不敢保证太子真的无辜,谁也不敢说太子真的参与其中……
但众人已经知道,太子再次失宠已是不可避免。
虽说软弱的太子一直未曾表态接受侯君集等人的支持,更未曾参与到整个叛乱的计划当中。
甚至可能是被蒙在鼓里完全不知情,但是这都不重要!
太子手下的心腹大将发动叛乱支持自己推翻皇帝。
这就跟当年玄武门事变之后的情形别无二致。
试想一下,当时被逼迫禅位的高祖皇帝是个什么心情?
如今李二的情景和当初李渊别无二致。
但现在的李二陛下可不是当年的高祖皇帝!
不说李二陛下正值春秋鼎盛时期,经过多年的经营,对于整个朝堂以及天下的掌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坚固,岂会容忍逼宫的事情发生?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太子李承乾参与,但没有证据又如何?
李二陛下的儿子多的是,只要这根刺扎在皇帝心头,迟早要爆发出来,李承乾的储君之位,几乎可以断定必将不保!
其他人不敢回答,尉迟恭只能赶紧转移话题:“启禀陛下,在李元昌和侯君集谋逆期间,有一伙死士在长安城内刺杀功勋贵族以及皇亲国戚,以期引起长安城内百姓的恐慌……”
知道大家不敢谈论太子的问题,李二陛下只能做罢,装作大吃一惊道:“刺杀功勋?这些人简直罪该万死,把他们捉住了没有?”
尉迟恭摇头道:“那些死士一旦被抓住,全都服毒自尽,很难套出口供把他们一网打尽。”
李二陛下大怒道:“即便再难,也不可能放任不管吧,天子脚下,这些人如此肆无忌惮,简直不把朕放在眼里,还不赶快加派人手前去捉拿?朕可不想回到长安城就遇到刺杀。”
“诺!”尉迟恭领命,点了一队人马,连夜返回长安城。
随后李二陛下又分配了各自的任务,前来的官员陆续离去。
此次谋逆的事件影响极大,若是不做周全的安排,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