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慈安一惯都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并不愿意协同元奇出兵伐倭,但她清楚,这事她没有选择的自由,元奇开出的条件十分优厚,优厚到满朝文武都难以抗拒的地步,她若反对,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协同出兵伐倭一事,奕訢如此主动积极,纯粹是为朝廷着想?只怕是未必见的,她隐隐可以猜到对方的目的,倭国不是津京,不是朝鲜,而是孤悬海外,如今朝廷的局势也与当年完全不一样,一旦出兵倭国,大军就有可能象是断了线的风筝。
既然无法反对,她唯有在统兵将领上做文章,醇亲王奕譞无疑是最为适合的挂帅人选,略微沉吟,她才开口道:“此番伐倭,元奇为主,朝廷为辅,皇叔收拾下,明日微服前往上海。”
“微臣遵旨。”奕譞说着抬起身来,“微臣窃以为,神机营不宜妄动。”
神机营是类似天子亲兵的地位,自然不宜妄动,但慈安也明白精兵是打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道理,稍一思忖便道:“神机营也需要实战历练,况且皇叔统兵出征,也需要得力的部众,从神机营抽调一万......。”
督办政委处,签押房。
看着手中的《江宁日报》奕訢不由的蹙起了眉头,易知足实在是胆识过人,居然以征剿东南亚各国太平军为借口,公开宣布封锁南洋海域,谁不知道太平军如今就是元奇手里的枪?还用得着征剿?
封锁南洋海域的用意不言自明,是为了封锁南洋航线,断绝东西方商贸以保护国内的工业企业,看来元奇是因为征伐倭国而放弃了补贴降价政策,不过,此举怕是会引发西洋各国驻华公使的激烈抗议。
奕訢预料的不错,不多时,英法两国公使就匆匆赶来拜访,见面礼仪性的寒暄之后,英国公使华尔森便径直道:“据我们了解,东南亚的海战规模并不大,并不足以威胁南洋的航线,贵国完全没有必要封锁南洋海域.......。”
法兰西驻华临时代表苏阿尔却是毫不客气的道:“贵国的这种行为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欧洲各国与远东的正常商贸,我们希望贵国尽快解除对南洋海域的军事封锁,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封锁南洋海域的事情,本王也是刚听闻。”奕訢不紧不慢的道:“相信诸位都很清楚,在东南亚征剿太平军的是南洋海军,对于是否有必要封锁南洋海域,我国朝廷尊重镇南王的决定。诸位可以正式照会,本王相信,镇南王会给予诸位满意的答复。”
他这话明摆着是支持元奇封锁南洋海域,他很清楚,在这件事情上,朝廷必须支持元奇,因为易知足不可能会让步,即便是朝廷与英法联手施压,元奇也不会给予理会,况且,元奇此举不仅仅是为了元奇,而是为了保护整个大清的实业,朝廷没理由不支持。
华尔森看了他一眼,斟酌着道:“恭王殿下应该明白,封锁南洋海域,大量的商船队将无法经南洋北上,这将会严重影响贵国北方的商贸,同时也会影响我们与贵国的合作,这会给贵国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失。”
奕訢一脸无奈的道:“诸位不是不清楚,我国朝廷对于东南各省是鞭长莫及。”
“不。”苏阿尔沉声道:“我们可以联手向元奇施压,为了远东的贸易,我们不惜一切代价。”
不惜一切代价?奕訢心里暗自冷笑,无非是说的好听罢了,还不是想拿朝廷当枪使,略微沉吟,他才道:“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朝廷必须顾全大局。”
他这是委婉的表示,朝廷目前无法威胁元奇,即便是与英法联手也不行,相比起苏爱尔,英吉利公使华尔森的态度则要温和的多,他很清楚英吉利即便是要维护在远东的利益,也不可能在远东挑起大规模的战争,如今的元奇,早已不是二十年前的元奇。
略微沉吟,他才斟酌着道:“我想,我们可以尊重元奇的决定,但我们有必要保证一些必要的商船队通过南洋海域。”
奕訢微微颌首道:“元奇并非不通情理,这个要求,本王认为并不过分,可以与元奇磋商。”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易知足随手将电报转给下首的赵烈文,沉吟了一阵,才抬头看向曹根生道:“回电,允许小规模商船队在我国战舰的护送下通过南洋海域。”
“大掌柜。”赵烈文连忙道:“这个口子一开,怕是会给予英法有机可乘。”
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我们的目的只是防范欧洲各国大规模低价倾销......,真要完全禁绝商贸,有可能节外生枝。”
“学生担心的是这口子会越开越大。”赵烈文说着将电报还给曹根生,接着道:“欧洲的经济危机从爆发到复苏,持续时间一般会长达两三年甚至是三五年时间......。”
“咱们不可能封锁那么长的时间,也没这个必要。”易知足道:“一年的时间就足以将低价倾销的风险大幅降低。另外,我们也有义务促进欧洲的经济复苏,目前这种情况,我国的对外贸易也是大受影响。”
曹根生迅速记录好电文,这才翻开文件夹道:“大掌柜,还有份从欧洲发来的电报,奥匈帝国成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