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七日,安阳以西100里的国防军的军营旁边。
“轰!”
一发炮弹飞出了掷弹筒的炮口,一瞬间,刚刚离开炮口的炮弹,尾部的火箭燃料被点燃了,发出绚丽的火焰,六秒钟的火箭推力,把炮弹推向天际,速度越来越快,人的目力已经无法跟踪炮弹的轨迹了。
远远的天空中,正在落下的炮弹爆开了,散出纷纷扬扬的纸片,在风的吹动下撒向地面巨大的靶标。靶标距离六里,这是宣传弹的最远射程。
这是正在进行的掷弹筒使用火箭增程弹打传单的训练现场,准备进入山西的二营所有的掷弹筒炮手都集中在这里了。一个营的掷弹筒接近100门,每门炮两个士兵。三营的炮手也集中在这里观看,总共400多人集中在靶场。
每打出一发炮弹,指挥官都要对着喊话器讲话,进行点评。从装药数量,射击角度,风力的影响都要一一讲解。
“刚才这一发打得很准,但是没有考虑到风力对传单的作用,两百米的高度,风力可以把传单送到偏离300米的距离。所以炮击时首先要观察风力、风向,才能很好的掌握落点。当风力大的时候,就要加长炮弹爆开的时间延时,使它在接近地面时再爆开,以避免被风吹的太远。狂风大作时,就只能等待,否则风力可以把传单吹的无影无踪。无风,或者风力小,是打传单的最好时机。
好了,下一组,打五里的标靶。准备!”
......
时间非常紧迫,三月十八日二营就出发进入了山西。
从安阳到阳泉,这一条路一直被三营控制着,并且道路经常修整,所以行军很便利。
三营也跟随着进入了一个连,他们的任务是沿途每隔50里建立一个粥棚和宿营地,接待招揽来的民工,同时也向周围的农民宣传,招揽他们参与修河堤的工程。
由于任务重要,进入山西的二营由河南独立团团长魏四虎亲自率领。
这一路的目的地就是阳泉,由于始终保持了与阳泉的联系,供给他们粮食、武器弹药,所以关系一直很好,阳泉也因为武器优良,粮食充足,始终没有被乱民攻破。
有了阳泉这个立脚点,他们就可以以此为中心,把活动范围扩展到更远的地方。
另一路国防军21营,由第三师师长赵四海率领沿着沁河进入了山西南部,路过阳城、沁水向临汾前进。与东边安阳那一路相同,22营也派出一个连,深入山西境内,沿途设置粥棚。
很快,两天后就有了结果,山西一些生活没有着落的农民开始沿着国防军指引的路线向黄河边走来,人数虽然还不多,这也是一个好的开端。黄河北岸开始建立营地收留他们,并且分配到各个工地。
黄河沿岸的河堤修缮工程也陆续展开。朱家的军队很少使用旗帜,但是建设工地上却是彩旗飘扬。不要以为这些彩旗是为了壮声色、提人气、鼓励干劲的,它们是工地的指挥系统,那里需要填土,那里需要石料,负重担子走哪一条路,空载的担子走哪一条路,吃饭在哪里,饮水在何处,厕所在哪里都是用旗帜指明的,如此,偌大的工地才能不乱套。
工地上不但有旗帜,还有乐器,就是悬挂一个可以敲响的钟,或者是一片铁器,起床、吃饭、上工、休息、睡觉都由钟声指挥。
原始的工地也是有秩序的,否则成千上万的人如何指挥?没有秩序就没有工作效率。
山西的中南部,临汾盆地的西侧,靠近吕梁山脚下。
太阳尚未升起,天色已经大亮,春天的气候最为舒适,由于山西地势较高,早晨还是微微的有一些冷。平缓的山坡上已经是一片绿色,小草已经露出的地面,小树和灌木也已经发芽。
在灌木的后面两个身着迷彩服的士兵,正在用望远镜透过树枝缝隙观察着前方。在他们的前方五里之外有一片杂乱的营地,最显眼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各色旗帜,这一片营地很大,占地方圆四五里。中心地带有两个破败的小村庄,已经没有几间房屋了,从大旗和帐篷看,至少应该是三伙以上的乱民队伍。天气不是特别的冷,绝大部分乱民并没有帐篷,随意的躺在地上,聚集在一起,身上盖着破破烂烂的东西,远远的望去就像是垃圾场。
至少有三四面旗子的字能够看出来,一个是“闯”字,另一个是“八大王”,有一个隐隐约约的像个“曹”字,还有一个像是“一条龙”。国防军进入山西时,都学习过,有名号的乱民还是知道几个。乱民中有三个首领拥有这个闯字号,一个是高迎祥,另一个是李自成,还有一个叫做闯塌天。不过这一个应该是高迎祥,因为此时他的名气最大,战斗力最强,李自成现在的名号是“闯将”,有高迎祥在李自成是不敢打出一个字的“闯”字旗的,一定是“闯将”两个字。
八大王就是张献忠,那个看不清的曹,可能是“曹操”二字,就是罗汝才了,“一条龙”就不是特别清楚了。这几伙和在一起可是够猛的。
前面观察的两个人是正副班长,他们身后是一个班的战士,这是一个出击的小组,按照命令一个班是最小的活动单位。这是因为山西的乱民人数众多,一旦狭路相逢,人数少了很危险。一个班十二个人每人双马,就是24匹马。马匹都在不远处的山坳中,另有两名士兵看管,顺便喂一些草料饮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