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山西也不好混了,一伙乱民首领在一起研究出路,最后都看中了河南,也许是因为其他几个方向根本就没有出路,不得不选择河南。
这时高迎祥说道:“不管怎么说,河南是一条路,只是情况不明,咱们各营都派出探子,冒充修河堤的民工,探查一番再说,各位觉得如何?”
这个主意大家一致赞同,无论如何,先探探路,总是没有毛病的。
于是各营的探子纷纷出动,混杂在南去的民工中向河南而去。
这些探子中有两个特殊的人物,也是原本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们现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年龄小,他们还是十一二岁的孩子,这两个人就是李定国和张鼐。李定国是张献忠派出去的,张鼐是李自成派出去的,十一二岁的小孩当然不显眼,容易蒙混。
这两个人不要看年龄小,却已经是乱民团伙的骨干成员,起码他们都不会因为‘修河堤有饭吃’的口号跑掉,饿肚子也会跟着造反的铁杆成员。
他们本来是各自出发,互不相干,但是很巧,相同的方向,相同的道路,路上他们就走到了一起。
李定国,1620年生人,今年12岁,他的历史,内容非常丰富,简单抄录一遍起码要三四个章节,这种抄录资料的事太对不起读者了,所以我们只能简要的说几句。
他是农家子弟,陕西榆林人。请注意这个榆林,在226章里介绍孙传庭的时候,提到过,孙传庭的秦兵都是榆林人,榆林人天生就是当兵的材料。
李定国十岁就参加了张献忠的队伍,受到张献忠的喜爱,能够受到张献忠的喜爱,起码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聪明乖巧,二是长相出众,否则如何在成千上万的人堆里显露出来?估计他的家庭应该比较富有,因为他是有文化的人,十岁的孩子就能喜读兵书,作战勇猛,是个文武全才。
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之后,被封为安西将军,并且被收为张献忠的干儿子(注意,现在还不是干儿子)。到了清兵入关,大明灭亡之后,在云南出现一个南明永历小朝廷,李定国就是这个小朝廷的顶梁支柱。孔有德就是死在他的手里,并且在湖南衡阳击败满洲八旗兵,杀死满人亲王尼堪(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儿子)。一举打破八旗兵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李定国的支撑下永历朝廷坚持了20多年,郑成功在东南沿海,李定国在西南,他们是这一时期明朝残余力量的两杆大旗,坚持了数十年的反抗。
张鼐的历史资料很简单,出生日期不详,但是他应该与李定国上下差不了一岁,这时也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屁孩,他是李自成的干儿子,现在是孩儿兵的首领。由于乱民携裹民众,所以乱民队伍中老弱妇孺,什么年龄段的人都有,其中最有潜力的就是半大的男孩子,有一定的战斗力,也有培养前途,所以,李自成的队伍里就有一营孩儿兵,张鼐就是首领。李自成死后,他也战死了。除了造反之外,此人没有什么历史功绩,估计好事没干过,恶事没少干。
这两个人分别被张献忠和李自成派到河南做侦探,原因就是人很机灵,可以主事,年龄小容易蒙混。由于年龄相仿,他们本来就互相认识,这次南下路上巧合碰到一起,任务相同,于是便结伴而行。
由于国防军进入山西,山西境内的乱民军纷纷北撤,所以山西南部地区逐渐安稳下来,大小道路上不见了纷乱的民军的队伍,取而代之的是三五成群南下去寻求‘修河堤吃饭’人们。
在山西南部汾河盆地,地势较平坦,道路众多。为了避免民工们走错了道路,在很多重要道口都有国防军设置的指路标,幸运的还能见到国防军的战士直接指示道路,并赠送一些食物。
这些指路标很奇特,但是民工们一看就明白,上面有三个字:“修河堤”,画着一个箭头,指引方向,再下面画着一只大碗,里面是热气腾腾的一碗粥。不管识字的,不识字的,一眼就能看懂。
在路边的土坡上坐着七个人,其中有一个女人正在用石头垒的简易灶上烧火,一个瓦罐冒着热气。显然他们是在休息,准备吃饭了。
李定国和张鼐搭伴走过来,也有点累了,便坐下来休息,搭讪着和他们说话。
“几位大哥这是去哪里?”
“都是一路的,找饭辙。”
找饭辙,就是找能吃上饭的道路、路径的意思。
“搭个伴好吗?”
“可以,人多热闹,两个小兄弟也是找饭辙的?”
“这么好的事情谁不去?能天天有饭吃谁不想?”
“一起吃吧,吃完好赶路,唉!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天哪?”
“什么吃食?”
“能有什么,刚才几个人挖的野菜,春天了,野菜都长出来了,不然真要饿死人喽!老天不绝苦人的路啊!”
是啊,春天里,大地的野菜又能救活不少人命啊!
李定国打开自己的干粮袋子,抓了一把米放到瓦罐里,说道:“还是加一点米吧,路途还远,没有粮食怎么顶得住?”
以李定国、张鼐的身份自然是不能挨饿,干粮还是有的。那几个流民当时眼中就露出了光芒,多日不见米粒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