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海军一艘护卫舰就俘虏了西班牙的一个船队,他们如果四散奔逃的话,护卫舰只能击沉或者抓到一两艘船,西方人还是太老实了。
其实西班牙人也是有道理的,如果他们四散奔逃,大明的军舰为了泄愤就可能击沉一两艘舰船,船只的损失是一回事,船员性命不知要损失多少,大家一起做俘虏,也等于挽救一批人的性命,这个帐还是划得来的。西方人虽然在殖民地残酷地屠杀土著人,可是却普遍比较珍惜自己国民的性命。
这一战击沉的船只只有一艘,击伤一艘,另外俘虏了四艘大型商船,两艘战舰(其中一个带伤)和两艘辅助船只。
护卫舰上没有西班牙语翻译,因为这是突发的遭遇战,事先没有准备,所以只好用汉语喊话,让他们把船开到湄公河口,他们居然听懂了,因为西班牙商船上有懂得汉语之人。
过了一会,两艘半潜艇也过来了,三艘小船押解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船队,向湄公河口驶去,场面显得怪异,西班牙人看着这三艘铁甲小船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尤其那两条小型船只,外形就像大鲸鱼(潜艇的样子)。
他们回到湄公河口的当天傍晚,支援舰队也过来了,郑芝龙带着一个小船队也过来了。
支援舰队带队的是舰队司令谢鹏举,舰只有旗舰琼州号巡洋舰、两艘护卫舰和两艘炮舰。
谢鹏举邀请郑芝龙登上巡洋舰,郑芝龙上过国防海军的军舰,但是最新的巡洋舰他还是第一次登上来。上船后他还是要求参观一下,也没有太新奇的东西,只是船更大了,火炮的口径也大了。
之后谢鹏举在指挥舱招待了他,还做了几个菜,虽说是军舰上简单的军粮,毫无奢华,也很可口。军舰上不能喝酒,以茶代酒气氛也是很亲热。
郑芝龙说了一些感谢的话,话题就逐渐的转到政务上来。
郑芝龙来到这里已经将近一年了,稻米也收获了两个季节,现在他是粮食充足,士气高昂,打着大明官府的旗号,扩张起来十分顺利,正是乐此不彼的时候,因此他首先就问南海舰队的基地金兰湾现在有多大地盘了?扩张了多少?
谢鹏举说道:“郑大人,金兰湾与你的金瓯差异非常大,你这里难得见到一个山头,可是金兰湾的周围都是山地,行走、驻军、建设都很艰难,首要的是建设公路,没有路寸步难行。”
“谢将军说的对,我这里一座山的影子都没有,一马平川,河网密布,坐上船四通八达。有人的地方可以见到民居稻田,没有人的地方草木繁茂,遮天蔽日,那水草都有两人高,只要有人,这可都是良田那!”
谢鹏举说:“扩张地盘需要设立哨卡和防御阵地,还需要军队驻守。我们的陆军编制是一个团,就是2500人。经过接近一年的整编训练,有了一个团的正规军,外加一个团的武警部队基本满编了。两支部队加起来也不够郑大人手下的一个零头。按照我家大爷的指示,我们也积极向周边扩展地盘,无奈行进艰难,只是占领了周边方圆400里的范围。半年前来自黄河河道工程的移民大约一万六千人,还算来的及时,充实了一些人口,但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你们金瓯的人口众多。”
郑芝龙说:“我的部下家属多,他们又带来不少亲朋好友,尊你家大爷的嘱咐,我们在福建广东又召集了不少移民,所以现在的人口已经有二十多万众了。但是人还是不够啊,很多良田都无人耕种,这里真是好地方啊,稻米一年三熟也没有问题,粮食到处都是。不到一年,经我的手运往台湾的稻米就有八十万石。我的军队原来就有一万多人,现在扩编了,不过两万多人,没有你说的那么多。”
国防军的在金兰湾的人数对于郑芝龙不是什么秘密,因此,谢鹏举说的是实情,可是郑芝龙没有说实话,他粮食不愁,自然会大力扩军,目前已经有四万之众。谢鹏举心中有数,也不必揭破他,以冷兵器为主的军队对于国防军也不算什么。
谢鹏举说:“我们也发现金兰湾向北,有几块像样的平原,我们打算逐渐向北试探,一旦遇到北交口的官府官员,那就只好停止了。
郑大人,我们的平原地不多,但是我也发现这里的土地肥沃,特别适于稻米的生长,我哪里一年两熟绝对没有问题,困扰大明的粮食,在这里从来就不是问题,遍地都是。郑大人那里的收获自然就更多了。郑大人现在的地盘大多了吧?”
实际上交口省这时的势力范围仅仅到达舰港一带,所以金兰湾还可以向北扩展一些富庶之地。
“谢将军,不瞒你说,向东北方向,就是沿海地区我们两家已经快连上了。谢将军可以画一条线,我们不越界就是了,这个边界由你来定,我听你的。”
好快呀!郑芝龙果然野心不小。谢鹏举拿出来地图,指着地图说道:“沿海的潘切、藩朗之间有山脉,就以此山的主峰为界,山南边的潘切归南交口,山北边的藩朗归金兰湾,如何?”
这不是中间线,是偏北的,大半的地盘都给了郑家,并且给他的都是富庶地区。郑芝龙当然非常高兴,一再表示感谢。其实这是朱万化的意见,谢鹏举照本宣科而已。要是让谢鹏举做主,这条线肯定会向南不少,不会那么便宜郑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