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许多实惠,和建立傀儡国的许诺之后,岛津元弘开始整顿自己的队伍,建立与清国的常规联络通道,与自己的属下研究实施的策略,从此黄巾军彻底转型成为了一个两面派的势力。
古代的宣传手段是有限的,大明有报纸了,可是日本没有,更是没有电台,但是宣传对于黄巾军是极重要的,也是他们斗争与存在的主要手段,因此不得不想出多种宣传的办法来散布他们的主张。
于是在日本的各个主要城镇,开始出现写在墙壁上的标语,这些标语是用木棍绑上棉花,沾着石灰水写上去的。或者写在纸上,粘贴在大街上。
由于日文基本上是拼音文字,所以民众的识字率比较高,这种标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还有一些粗俗的歌曲也开始传唱,这些歌曲就是黄巾军创作并流传出去的,大多是借用日本的原有曲子,填上新歌词,让那些民间艺人开始传唱。
黄巾军的士兵也成了传唱歌曲的主力,他们走到哪里就唱到哪里,唱的都是这些宣传歌曲。
日本人也是喜欢唱歌的民族,具有自编歌曲能力的人也不少,于是一批新的歌曲就在日本各地传唱开来。
还有一个宣传办法,那就是散布流言蜚语,社会上总有喜欢传话、讲见闻的人。黄巾军就编一些情节吸引人的小故事,散布开来。民间传播谣言的能力极强,这些故事传播速度之快,不亚于报纸。
岛津元弘的确是个谋略高手,他制定的这一阶段的宣传重点有三个。第一个就是:黄巾军坚决抗清,与清国有深仇大恨,不共戴天!是的,他们在冈山就战死上千人!这一条就把自己立于了正义的一方,使日本的其他势力轻易不敢打击黄巾军。第二条就是重新翻出原来的老口号:“废除大名,还财富于民众!”这一条有两个作用,一是收买民心,获取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二是每打掉一个大名,就会获得大量的浮财以补充军需。宣传的第三个重点就是:攻击幕府卖国;幕府专打内战,不思抗清;幕府及各个大名严重腐败。有了这一条,他打击、偷袭官府就有了依据。相反,官府如果围剿他,那就坐实了幕府只打内战不抗清。这是歪理正讲,正义无比,理直气壮!
这三条着实狠毒,它给了黄巾军无限的发展空间,却捆住了幕府的手脚。我打你有理,是正义的!你打我就是卖国!
在清军的支持下,黄巾军的军事力量和实力猛增,他们的部队一队一队的渡海到了本州岛,渗透到本州各地。这些部队都有两个任务,一是宣传黄巾军的口号,到处刷标语,传唱歌曲,讲故事。二是看准了机会就狠狠的打击势孤力单的大名、官府仓库,甚至占领一些边远的县城。这股力量成了日本国的搅屎棍,搅得日本时刻不得安宁。像苍蝇一样,哪里有点腥臭,就成群结队的盯上去。
清军对于消化新占领区的头一个任务就是屠杀,并且是有目标的,目标就是只能剩下10万人以下的日本人,这个过程好听一点的名称就叫做“减丁”。顺带着还要抓年轻的日本女人,不光是清国人需要,台湾省又下了订单,这一次是两万,另外还需要5000名日本劳工。这是国防军第一次要日本男人,主要用于松花江、黑龙江地区修建公路桥梁的,东北的北部人口太少,劳工都很难找到。日本女人当然是运往澳国的。
十万鞑子兵分成小队遍布到占领新区,烧杀、奸淫、抢夺财物、征粮等等,那是无恶不作呀!日本人稍有反抗就是整个村子、城镇被屠杀殆尽。征粮也是非常残酷,每一户以五斗米为限,多余的必须收缴,有敢藏匿的就是杀。
对于这种屠杀,国防军依然执行奖励政策,以战功及伤亡抚恤为由,向各个部队的将领办法奖金,奖金一律使用曙光币。现在大笔的奖金开始使用纸币颁发了,清军也已经习惯了纸币,觉得还是纸币携带方便,一样的好用,跟随而来的曙光商店运来大批的商品,用曙光币都可以买到。
经过残忍的杀戮,也有一部分日本人外逃,人口急剧减少,10万的目标终于差不多达到了。下一步就是划分行政区,建立政权。日本的地名大多数可用,因为他们的地名全部是汉字的,不可用的就改名。像“冈山”,其名称可用,但是那个“冈”字不好解释,于是就改为“岗山”,意义明了了。像“屋代岛”有点日本味道,直接改名“钓鱼台岛”。
清国人的“旗”本身就有政权的性质,因此,分配土地的过程中,往往就形成了新的地名,像什么“蓝旗营”、“蒙白旗镇”之类的也出现了。
最后就是分配日本人奴隶,对他们进行奴隶的驯化教育,给他们每个人都起新的满族习惯的名字,日本人的名字和日语是绝对禁止的。本州岛上也开始有了留辫子的日本人。
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已经焦头烂额了,清军过于强大,其兵锋锐不可当,眼看着亡国在即,现在日本人自己也乱了套,黄巾军搅合的日本乱成一锅粥。本来战乱之下粮食就紧张,最近又不断的有幕府的官仓被抢、被烧。幕府,也就是官府的粮食立即紧张起来,被逼无奈,只好下令征粮。否则,接近百万的大军吃什么?为了应付战乱,幕府极力的扩军,军队的数量已经由原来的四五十万人猛增到了八十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