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年二月初,做了四个月准备工作的康南军终于出发了。康南军的主力就是一个加强营的编制,由于他们组建的临时营招募了大量的藏族士兵,为了招募组建方便,地点选在了雅安。所以他们现在的人员分别集中于宜宾、雅安两地。
宜宾的队伍进发到雅安汇合了临时营,整个队伍已经是八千五百人了,之所以这么多的人,家属就超过了半数。他们奔赴康南,距离四川已经是三千里之遥了,很多人将会在那里定居,因此,家属是要带上的,他们等于是集体搬家移民。
这个队伍中正规军加上临时营总兵力两千五百人,这些人是这一次进军的护卫,也是工兵,还是辎重兵,总之就是主要的劳动力,任务繁重,初步估算他们需要走两三个月。
他们行军的沿途,道路是有的,都是古老的山路,可以走驮马,但是不能通过车辆,特别是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一段路,更是艰难难行。因此,他们拥有大批的牲畜,有马匹、骡子也有骆驼。人们基本上不需要步行,但是骑马骑骆驼也不是很轻松的事,特别是家属,家属中没有老人,妇女小孩是有的,他们都要骑马或者骑骆驼。
赵率教已经是接近七十岁的人了,他身体很好,一路上坚持骑马,但是属下不干,特别是他的女婿朱全柱更不能让他过于劳累,坚持让他必须乘坐滑竿(两人抬的轿子,适于山地行走)。他们在四川就精心制作了两架滑竿,选择出十几个体力强健的士兵轮流抬滑竿。赵率教也不好过分的坚持,于是就坐滑竿与乘马交替着走。
他们行军的主要路程都是西康省境内,作为康藏巡抚,马守应理应尽地主之谊,他带着西康的一干大员在康定设宴招待赵率教一行,并进行劳军。
现在的马守应可是鸟枪换炮了,绝非昔日穷嗖嗖的乱民首领。他这一干大员都是簇新的联省官服,一个个的威风凛凛。钢索的泸定桥已经修好了,马守应就在桥头迎接。
由于朱万化心中的“复古”情结,对飞夺泸定桥“历史”的崇敬,这个钢索的泸定桥从外观上尽量的“恢复”到朱万化大脑中的形象。左右两边做桥栏的共四根铁索被打造成环环相扣的铁链状,底下看不到的九根承重铁索则是编制钢缆。侧面增加了防止摆动的斜拉钢绳,每一侧四根,一共是八根。两岸桥头的亭子是朱万化凭记忆画出的大致图样,石碑上“泸定桥”三个大字是朱万化的墨宝。朱万化的字算不上书法家,也绝对是上乘之作。朱万化的前后身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书法也是不错的。因此,这一座泸定桥,依然是“历史”上的那个样子。
桥面铺设的木板与“原”泸定桥差别很大。“原”泸定桥的桥面上木板稀疏,稍不留神就能漏下去一只脚,拉车的牲畜或者驮马必须要特别的训练,否则是过不去的。
现在的桥面是上下两层木板,没有缝隙,下面一层横向铺设,上面一层纵向铺设,在桥面上是看不到脚下的江水的。并且每隔十米,则铺设一段一米宽的钢板,目的是防火。一旦桥面失火,最多只能烧掉十米的桥面,间隔的钢板就是隔火带。
......
马守应居然也学着联省的做派搞了个仪仗队,军服鲜亮,长枪短刀非常整齐,喊着有韵律的口号,煞是威武。赵率教频频击掌,表示赞叹欣赏,马守应好不得意。
摆的宴席也是排场阔绰。宴会厅外钟鼓齐鸣,丝弦乐队演奏着欢快的曲子,身着藏族服饰的舞女翩翩起舞。正可谓钟鸣鼎食了。
西康虽然地广人稀,但是物产也不少,联省给他很多的优惠政策,大力的扶植。本地稳定之后,没有战乱自然就会繁荣。
历史上有个说法,叫做“无为而治”,很多有名的皇帝都因为采用了无为而治的策略富国强兵。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当权者不要过多的干预民生,只要保持和平的环境、社会稳定,对民众的搜刮不要过分,那么天下就会兴旺。因为每个百姓都会努力,他们为了吃饱、为了过好生活、为了发财而努力,于是天下就富足了。
马守应也是这样,他有李岩、牛金星这样的智囊,特别是联省给他指出的大政方针,大错是不会出的,尽管他没有多少治理的办法,但是无为而治帮了他的大忙。所以他现在富足的很。吃水不忘打井人,他这后半生的荣华富贵都是督军大人给的,因此,他也就更加的感激宪国公爷,在他的眼里宪国公就是他的皇帝,他是百分之百的忠于皇帝的。
目前整个的西康已经全部收复,并且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了西藏。李岩原任康藏军的监军,现在改任康藏军总兵官,就是总司令,直接指挥康藏军。西康成立了武警部队,这个建制和名称他是从联省学来的,实际就是维持治安的地方军,归西康都指挥使贺一龙统辖,为了平衡,他任命贺锦为尚未收复的西藏省都指挥使。牛金星任西康省布政使。他的这一套人马配合的还算协调,但是下面的这几位大员之间不怎么和谐。马守应也学滑了,他需要属下有矛盾,以便他与从中平衡,如果手下都是一党,他可就没有权威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