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印度人的居住区扩大领土,占领土地,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要有汉族,或者中华民族的人口。假如占领了一个有一万人口的城镇,建官府、派官员、组建地方武警部队、建立警察局。这个城里一个汉人都没有,只有那几名官员,这个局面就难于维持了。最低限度也要有100名汉人吧,有了100人的高等婆罗门,通过他们,官府才能行使权利,统治地方。因此,移民的人口是不能少的,多多益善!
现在康南的人口有五万,这是去年分两批由四川来的移民,今年至少还有两批,估计不少于五万人。这些人口才是最宝贵的。这一次南征,就要动员五千到一万的人口随着部队南下。
由于人口的增加,部队也在不断的扩充,原来的一个营三个标准连已经扩张了一倍,成了六个连。因此,康南军就扩展为团,三个营,每个营暂缺一个连,准备在半年之内陆续补齐。团长由都指挥使朱全柱兼任。由于康南军的临时营是骑兵,康南的移民主要来自四川,四川的汉族人中精于骑术的太少了,为此,赵率教派人带上银两去西康省找马守应寻求支援,以每名十两银子的代价招募了八百多精壮的藏族青年,其中绝大部分是刚解放的农奴,忠诚度好。因此,三个临时营倒是满编了。
为了适应雅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气候,康南军的军装也重新换装了,这一批军装也是在四川定制的,康南没有棉花、没有纺织印染厂、也没有服装厂,只能依靠内地。
服装的式样仿照国防军使用的鸳鸯战袄,改为单层、浅蓝灰色,以适应这里夏季炎热的天气。他们的临时营也脱掉了藏袍,换上同样的新军装。
类似的式样,还定制了武警、警察的服装,武警的服装为淡绿色,警察服装为白色。这是为占领区组建武警、警察使用的。
鸳鸯战袄没有领子,军衔就缝制在肩上,臂章可以区别兵种,胸章区别番号建制。
官员、吏员的服装分为正装和便装,正装依然沿用联省的大红色官服,庄重的场合穿戴,便装为月白色,轻薄凉爽,配上头巾,日常办公穿戴。
这种服装除了凉爽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适应印度人的服装习惯。印度人普遍着装都是浅色的长袍,天气凉了就套一个坎肩,里边的衣服长外边的衣服短,鸳鸯战袄的式样与印度人的长袍非常接近。
还有帽子,原康南军使用国防军的高筒帽,临时营是类似藏族人戴的高筒皮帽,现在一律换头巾。作战时换国防军的钢盔(蒙布改浅色),平时带头巾,这就符合印度的习俗了。大明内地不光有帽子,戴头巾的也不少,而且头巾式样也很多,类似印度的那种也有。
各民族各地区服装的差异主要还是气候环境造成的,印度人的装束适合那里的气候。康南军换装以后,适应了那里的气候,也适应民俗。
赵率教为什么在军装上下功夫呢?道理太简单了,康南军现在要化身为高等婆罗门!当然要有婆罗门的样子了,要融入印度的社会,不能太另类。
沿着雅江向下游推进,就离不开船只。从南门关起,雅江就可以通航了,并且河道宽阔,水量充足,大小船只均可以通行。为此,康南军准备了一批船只,这些船都是买来的,康南省在南门关修建了自己的造船厂,并且已经开工造船,怎奈人手太少,造船需要伐木,需要木匠破木料,最后才是造船。因此船厂只是支起来一个架子,尚未造出船只来。需要船,就只能购买了。
买来的船,各式各样,规格大小不一,勉强能用就行。
南门关就是目前康南省沿着雅江而下的最南端,国防军在这里驻军守卫,原来雅江的两岸各有一个墩台,现在由于造船厂的原因,又筑了一个小城。
出了南门关就是平原了,这里属于印度的极偏远的地区,在现代这里是印度的一块飞地,被孟加拉国隔开,仅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属于印度的梅加拉亚邦。
要说明的是历史上梅加拉亚邦的绝大部分土地是缅甸(明代就称呼为缅甸了)的领土,在现代被印度吞并,并且屠杀、驱赶原土著人,导致土著居民成了极少数。在明代,这里存在一个独立的王国,名叫西陇王国,民族属于缅甸人,当然也有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总之都是黄种人,与印度人种不同。不丹、锡金两个小王国也是黄种人,他们的民族接近于藏族,也可以认为是藏族的分支。
在大明的年代,这里就过于偏远了,相对于印度次大陆上,这里的人口就太少了。目前印度的莫卧儿王朝的势力到不了这里,这里就是散乱的各级山大王的领地,其首领自然就是婆罗门了。
崇祯十一年的二月,准备了半年多的康南军,从南门关出发了。带队的依然是朱全柱,兵力的安排是第一营作为第一批出击,第二营组织一批移民,一个月后赶到南门关集结待命,第三营留守墨脱并招收兵源,训练新兵,为补足各个营的编制做准备。
第一营现有两个连约400人,加上它的临时营约1000人,总数1400人。由于换装,从服装上很难分清正规营和临时营,只是臂章有区别。临一营是标准的骑兵,武器是马刀和三眼铳。一营是龙骑兵,全部骑马,却是陆军装备,基本上按照国防军的标准配置。这次出击,给他们加强了一个迫击炮排、一个通信排、一个辎重队,辎重队是一队骆驼,外加大小船只十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