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占领了徐州、镇江两个要地,到十二年的年底,沿着运河,陆续占领镇江以北扬州等地,沿着长江,占领了镇江到上海这一片地区,但是没有对南京地区采取军事行动。
连省一方似乎是在等待,等待什么呢?
他们等来了朱万化的伤势好转,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现在等待的就是督军大人的康复,然后尽快的恢复建国日程。只有新皇登基,颁布宪法之后,天下之事才可以谋定。
......
朝廷在八月中旬觉察到了粮价过低的危害,当然这是联省倾销政策造成的。朝廷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的一项就是动用国库库存白银收购粮食,用于提高国库的粮食储备,同时抬高粮价。此外,还有对粮商课以重税,边境设卡征收粮食贸易税等等措施。
朝廷的官僚机构办事效率低,从决策动用库银收购粮食到实际的拿出银子来收购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已经是绝对的高速度了,这还是在杨嗣昌的亲自督促之下才出现的高速度。但是,到了九月中旬,由于骆养性、张彝宪的刺杀而导致双方大打出手,主要交通线全部中断。朝廷一方充其量才有半个月的收购时间,力度的大小还很难说。因此,这一项最为有力的应对举措就等于流产了,完全没有效果。
现在,战端一开,联省的一方立即掐断了粮源。联省用于限制粮食贸易的边界哨卡已经建立了两年,大小路口已经没有疏漏,机构管理也是成熟的。现在只要下达一个命令:禁止出口粮食!当然也会禁止其他的贸易。只需要一天的时间,粮源、货源就全部中断。再加上几条主要航运线路全部被战火中断,朝廷一方就立刻陷入了粮食短缺的危机之中了。
朝廷一方的各个省份,持续了两年的粮价下跌,使得所有的经销商都不敢囤积粮食,存粮大户也不囤积,就连普通百姓家也是现用现卖,谁也不存粮!原因非常简单,囤积的粮食,只要一降价就赔本,而降价又是频繁的,一两个月就降价一次,从来就没上涨过。市场上粮食多得很,永远不愁买不到,谁还会囤积粮食?这个状态套用一句俗语,那就是:“家无隔夜粮”!
大明的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吃自家生产的粮食,是自给自足的农户,他们不需要商品粮。
农民自己吃的粮食,他们还是会耕种的,但是买部分商品粮,或者完全靠商品粮为生的也不是没有,毕竟粮食太便宜了。这就扩大了吃商品粮的人口比例,这就让断粮的威胁就雪上加霜了!
如果农民手中粮食富裕,官府可以“横征暴敛”,总会得到一批粮食。现在的情况,想“横征暴敛”也有难度——农民手中的粮食也不多,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由此可知,粮源一旦中断,那就是空前的大粮荒!比严重的自然灾害可是厉害多了。纵有家财万贯,没有粮食,你总不能吃银子!现在是九月中旬,江南天气再好也要明年五六月才能收获夏粮,这八九个月如何度过?
粮价的变化已经不能用“飞涨”二字来形容了,现在是有价无货!
粮价是多少?
我们可以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在现代,长春四平一带曾经连续鏖战数月,交通货物完全断绝。东北大地可是粮仓啊!长春就是粮仓的中心。可是,长春城里一个糠窝头价格是多少?是等重量的黄金!银元都不好使!要金条!并且还难于买到,一条狗腿可以换一处不错的宅子,宠物们可就悲剧了。
这不是耸人听闻,胡说八道,是事实,可以问一问,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应该知道的。其实在历史的长河里,这种事情多了去了,战争是残酷的!
当然朝廷治下的地区还没有严重到这个份上,还不至于黄金换粮食,但是粮价的直线飙升是民众无法接受的。
自从浦口之战一打响,粮价就是一天一个样了,只是几天的功夫,大批的粮站关门了,有粮食也不敢卖了,谁知道明天什么价?物以稀为贵,不到十天,粮价突破了三两大关,所有的粮店全部关门,乡下农民愚钝,他们手中缺银子,银钱对于他们很金贵,于是,一升一斗的粮食拿到市场上换银子,然后去购买布匹、茶叶、食盐等,这些生活必需品是农民的奢侈品,现在居然也可以用粮食换了。
但是好景不长,疯长的粮价,让再愚钝的人都捂紧了自己手中不多的粮食。
一石稻米三两五钱、四两,真不知道要涨到什么价?
徐州到镇江这一带的百姓是幸运的,在最后的一刻,他们上了联省的车,躲开了这个可怕的大饥荒!
市面上大恐慌!朝堂上更是恐慌!怎么办?
外来的粮食是进不来了,打开官仓平抑粮价?
这几年官仓确实充盈,远不是当年闹民乱,后金鞑子扣边关那时候的情况了,那时候官仓里的老鼠都饿死了!现在官仓有粮食,但是奸商们的欲壑难平啊!多少粮食能填平粮商的胃口?粮价高,大家必然屯粮。再者说,现在是战端已开,正是用兵之时,没有粮食那里有可用之兵?
因此,开官仓的决心谁也不敢下,谁也不想担这个责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