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六年四月十四日,几股乱民队伍从河津渡过黄河,大队的乱民再次的进入了陕西。
河津渡是这一段黄河最好的渡口。现代的人们还可以从影视作品中偶尔看到渡过黄河的壮观景象,这些场面就发生在山西、陕西之间的这一段黄河上。黄水奔腾咆哮,船只剧烈的摇晃着,船工们喊着号子,篙桨挥舞,场面惊险,刺激人们的神经。乱民渡过黄河就是这样的场面。
这一次渡过黄河进入陕西的是乱民中居于主流的几十股,知名的有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罗汝才等,乱民的主力人物基本都在这里了。
他们的首领就是高迎祥,因为老一辈的老大都死得差不多了,高迎祥是目前硕果仅存的人物了。他不但造反工龄长,并且军事力量也最强,他的基干部队都是经过训练的,能够排列基本的军阵,在乱民中这种经过训练的部队是蝎子拉屎——毒(独)一份。
还不仅仅如此,我们以前说过,高迎祥有一支重甲骑兵,他们的由来无法考证,但是的确存在。重甲骑兵就是人和马的要害部位都披着铠甲,士兵的武器以长枪为主,辅助以马刀、弓箭,重甲骑兵就是这个时代的装甲兵。去年在保卫黄河河堤的战斗中,国防军曾经在黄河北岸歼灭了高迎祥的300名重甲骑兵,显然这不是他的全部,高迎祥手里还有重甲骑兵。
这一支民军队伍号称十万,实际数字不足五万左右。他们采用策略是:乘冰凌刚刚消失的时候,凌晨偷渡一支突击部队,占领码头,然后摆渡大队人马,数万人的队伍也是摆渡了两天才全部渡过。期间为了渡口安全,他们突袭了韩城,韩城的守军不多,又不是主力部队,在浩浩荡荡的乱民队伍面前,战斗虽然惨烈,也没能坚守太久,韩城就被乱民占领了。
乱民得到了韩城,就站稳了脚跟,也得到了初步的补给。然后他们就扑向了肥沃富饶的渭河平原。
渭河平原又称为关中平原或者秦川,从韩城、潼关起经过西安直到宝鸡,长达六百里(号称八百里秦川),他是进入西北的第一个富庶繁华的地区,说他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也不为过分。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这里上演了波澜壮阔的史诗。乱民的到来将使这里又一次的遭受劫难。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此言一点不假。此时的潼关没有主帅,纵然有十万兵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现任的山西巡抚甘学阔是主持陕西军务的最高官员。
他的能力如何呢?举个例子就知道了:陕西南部商洛一带这几年一直都不平定,大小乱民队伍也是多如牛毛,如整齐王、圣世王、瓜背王、一翅飞、镇天王等等也是把这一带祸害的不轻。甘学阔在围剿这些乱民的过程中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屡战屡败。
甘学阔的继任者可是又一个猛人——孙传庭,可惜那是三年之后的事情了。
实际上乱民居于韩城地区就是个死地,它的东面是黄河,西面是黄龙山,是宽度仅有十里,长不足百里的一个狭小走廊。官军若从潼关出击,路程只有一百多里,则乱民的形势堪忧。这就要看带兵的将领了,如若是洪承畴在,乱民这五万人马将葬身于这个死地。所以说乱民西渡黄河就是个赌博,赌的就是洪承畴不在,筹码是性命!
甘学阔再笨也知道必须出击,同时飞马传报给尚在河南的周延儒。潼关的十万大军他出动了三万,按说这个数量也不少。官军的战斗力对上乱民至少是一比三,就是一万官军可以打败三万乱民骨干队伍,那么三万官军就能打败九万乱民。这是一般而论,对于有重甲骑兵的高迎祥就未必了。
将领能带多少兵是要看能力的,甘学阔连三万兵也带不了,上万的大军如果排布不开,那还不如三千人管用。
结果在韩城南部,狭小走廊的出口处,高迎祥的乱民军大破官军,冲出了这个狭小的地带,进入了辽阔的渭河平原,直奔渭南而去。魔鬼终于逃出了瓶子,乱民赌赢了,局面迅速恶化。
......
四月十六日,西北的大军还逗留在河南,乱民的队伍已经进了陕西,这些消息通过多种途径传到了国防军大都督府。朱大典和朱万化也就开始研讨应对措施,通过往来的电报,朱家父子达成了共同的认识,要点如下:
首先国防军进入陕西是不现实的,第一是政治上国防军与陕西没有任何关系,师出无名,甚至会遭到抵制。其次,在军事行动上,进入陕西最便利的通道,就是从南阳农牧场的位置沿着山路可以到达商洛地区,然后进入渭南。且不说洪承畴的部队挡在前面,商洛地区的本地乱民始终就没有剿灭,活动很猖獗。这就使得进入陕西的行动变成了围剿商洛地区乱民的行动,达不到预想的战略目标,走潼关更是不要想了,所以入陕的行动就不要考虑了。
剩下的唯一办法就是进入四川了。预想的战略目标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是入川很顺利、动作迅速,则部队从万州登陆,改走陆路,经达州、巴中到广元,并沿途布置兵力,形成一条防线,陆路的行程是七八百里,沿途属于四川北部的丘陵地区,山区道路并不艰难。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因为国防军没有进入成都、重庆,并且到这两个大城市距离较远,对于四川的政治、军事影响都不大,就是说对外界的影响小,形式低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